抗生素化学分类及常用药物概述 二维码
张楠 衡水股骨头医院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工具,它们通过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。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,抗生素可分为β-内酰胺类、氨基糖苷类、大环内酯类、四环素类、喹诺酮类以及其他类别。今天衡水股骨头医院张楠主任将详细介绍这些抗生素的分类、特点、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,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的药物。
β-内酰胺类抗生素
β-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中含有β-内酰胺环的抗生素,主要包括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。
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之一。天然青霉素(如青霉素G)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(如链球菌、葡萄球菌)和部分革兰阴性球菌(如脑膜炎球菌),但对产β-内酰胺酶的细菌无效。半合成青霉素(如氨苄西林、阿莫西林)通过结构改造扩展了抗菌谱和稳定性。青霉素类药物易引发过敏反应(如皮疹、过敏性休克),用药前需严格进行皮试筛查。
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根据抗菌谱和稳定性分为五代。头孢呋辛属于第二代,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略弱于第一代,但对革兰阴性菌(如流感嗜血杆菌、大肠杆菌)的覆盖更广。第三代头孢菌素(如头孢曲松)对超广谱β-内酰胺酶(ESBLs)部分有效,临床常用于呼吸道感染、尿路感染及围手术期预防。
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(如亚胺培南)具有超广谱抗菌活性,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、阴性菌(包括铜绿假单胞菌)和厌氧菌均有效,是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最后防线药物。通常与西司他丁联用以抑制肾脱氢肽酶I对亚胺培南的降解,延长半衰期并减少肾毒性。
氨基糖苷类抗生素
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不可逆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基,干扰蛋白质合成,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。
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(如大肠杆菌、肺炎克雷伯菌)和部分革兰阳性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具有强效抑制作用,尤其适用于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。其化学结构耐高温,适合工业化生产与储存。
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对多数氨基糖苷类耐药菌(如铜绿假单胞菌)仍有效,常用于重症院内感染。常与β-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,产生协同效应,增强对复杂感染(如败血症)的治疗效果。
链霉素 链霉素是首个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,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特效。现因耐药性多作为二线用药,需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以降低耐药风险。
大环内酯类抗生素
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50S亚基,阻断蛋白质合成,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。
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对革兰阳性菌、革兰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(如支原体、衣原体、军团菌)均有显著抗菌活性。其组织穿透性强,半衰期长(约68小时),可实现短疗程(3-5天)给药。
克拉霉素 克拉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,通过结构改造增强了胃酸稳定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。与质子泵抑制剂、阿莫西林组成三联疗法,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核心药物。
红霉素 红霉素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对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强效抑制作用,是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选择。
四环素类抗生素
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基,抑制蛋白质合成,具有广谱抗菌活性。
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对革兰阳性菌、革兰阴性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,半衰期较长(15-22小时),可每日单次给药。
四环素 四环素对布鲁氏菌病、霍乱等特定感染有效,但因耐药率高已退居二线。8岁以下儿童使用可引起牙齿黄染,妊娠期禁用。
喹诺酮类抗生素
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,干扰DNA复制,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。
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,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活性,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强。口服生物利用度高,组织穿透性强。
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是治疗伤寒、副伤寒的首选药物,对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骨关节感染有独特价值。需注意与抗酸剂和茶碱的药物相互作用。
其他类抗生素
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,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,主要用于深部组织感染和腹腔感染。
甲硝唑 甲硝唑对专性厌氧菌和原虫具有高度选择性毒性,是治疗厌氧菌感染和原虫感染的首选药物。服药期间需禁酒以避免双硫仑样反应。
结语
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治疗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。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具有独特的抗菌谱、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范围。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药物,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。未来,随着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耐药性管理策略的完善,抗生素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发挥重要作用。
声明:此篇为衡水股骨头医院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s://hsggt.com/sys-nd/45.html
文章分类:
行业资讯
|